分享

科技史谈 | 于敏的保密故事

Jay 2023-10-10 16:42:02 发表于 信创资讯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关闭右栏 0 360

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淡泊名利,甘做无名英雄,默默铸造国防基石数十载。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是指氢弹。从理论到技术,氢弹都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研工作。时年34岁的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接受任务,服从分配,并开始了自己隐姓埋名、远离公众视野的生涯。于敏在回忆自己“转行”的心路历程时说到,“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从1961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讨,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60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1965年1月,于敏率领的“轻核理论组”携带所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奉命调入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1966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之后,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国务院授予于敏“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隐姓埋名20余年的于敏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与其他4位劳动模范不同的是,他除了“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的头衔外,没有任何事迹介绍。与“沉默无声”的事业一样,于敏毕生都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从事氢弹研究数十年,连他的夫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直到解密后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版权说明:论坛帖子主题均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