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密科技防护能力的不断增强,计算机及网络失泄密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与之相悖,由于保密管理不到位导致涉密载体丢失被盗的情况却多有发生,比如以下这些案例:
案例一
某国有企业下属公司机要员贾某1个月前签收了9份涉密文件,但没有按照要求及时退还。经调查,1个月前,市委机要交通人员将涉案文件送至该公司时,贾某正忙于私事,匆匆签收后就把文件放在公司一楼阳台上,没有及时登记文件。
事情忙完后,贾某忘记取回文件,直到一个月后市委机要交通处要求清退文件时才发现丢失。有关部门组织全力查找,至今未找到丢失的文件。
案例二
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1份标有某市信访局单位编号的涉密文件复印件在上访人员中流传。而该文件的原件却完好地保存在当地信访局,没有发生过丢失。
经调查,办案人员找到了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吴某。吴某系当地上访人员,案发当日正在信访局等待接访。期间,吴某发现一间办公室未锁门且无人值守,办公桌上放有涉案文件复印件。吴某阅读文件后认为内容对其有利,便将此件偷出,复印后放回原处,全程未被人发现。
原来,该局办公室文秘姜某在案发当日遵照领导指示将该文件复印后送局长阅示。姜某见局长一直在办公室与人谈话不便进入,就将原件存档,把复印件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桌上。随后姜某出门办事,离开时没有锁门,被吴某发现,复印了文件。
案例解读:涉密载体保密管理
涉密载体的管理是保密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等环节。通过案例不难发现,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十分重要,侧重点各有不同:
01 制作环节
起草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上进行,完稿之前的所有过程稿要妥善保管,不需保存的,要按照保密规定销毁,不得随意丢弃、留存。
文稿完成后,要按照定密程序进行定密,并标注完整的国家秘密标志。制作秘密文件、资料应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和编排顺序号。
02 保存、使用环节
涉密载体必须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场所和保密文件柜内保存。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专柜保存、专人保管。
个人因工作需要持有的涉密载体,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退。严禁个人持有和私自保存涉密载体。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确需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的,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
03 传递环节
传递涉密载体传递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不得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
指派专人传递时,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
04 销毁环节
销毁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单位销毁。
机关、单位送销涉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自行销毁少量涉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涉密载体销毁的登记、审批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备查。
涉密载体应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制作到销毁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实现每份载体安全可控、流转有痕、可追溯,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除此之外,相关涉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保密法规,用制度规范程序、行为、责任,做到自警、自重、自律,切实提高保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如有违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