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密警示案例:定密不准,保密“不稳”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定密工作一旦“失职毫厘”,后边的保密管理会“谬以千里”。近期在保密工作检查中发现,定密工作上还存有漏洞。如:一些机关单位在网站发布信息或转载文件时保密审查不规范;一些机关单位认为本部门没有法定定密权,便随意更改、降低派生国家秘密的密级,严重威胁国家秘密安全。下面,我们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梳理,来诊断出定密不当的“病灶”,开出定密工作的“治病良方”。

典型案例
1.不按规定定密,该定的不定。2012年4月,某县人防办综合股股长孙某,在起草本系统队伍组建方案时,引用上级有关涉密文件内容,未按规定定密。文稿拟定后,该办副主任郭某未严格审核把关,导致文稿被发布至县政府网站,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孙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郭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2.定密依据不充分,不该定的乱定。2020年11月,某市在开展文印店保密专项检查中发现,某区财政局在未取得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的文印店打印标有“机密(内部妥善保管)”的工作方案。经查,该文件系区财政局预算科起草文件时,认为其涉及的有关工作非常重要,擅自将文件标注为“机密”,交由未取得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的文印店进行打印。经该区保密部门确定,该文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存在定密不准、乱定密问题。事情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
3.定密程序不当、审核不严致泄密。近期,某省省委组织部在开展有关文件、资料汇编工作时,将多份涉密文件编入其中,但未按规定在书籍封面标注密级。该省某出版社编辑胡某、李某、辛某审核不严,导致出版社将该书作为非密书籍交给某公司出版电子图书,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案发时已退休的张某、李某、辛某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给予胡某行政警告处分。
4.定密制度不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不严格。2019年8月,某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刊登1份未标密文件,经鉴定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经查,6月,该市市直机关根据上级部署下发了1份机密级文件,城乡规划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周某某派人领取后,安排本部门借调人员周某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起草了该局贯彻落实的相关材料,但未按规定定密。周某某未履行保密审查职责,未发现有关文件应当定密,以“便于学习”为由签署了“同意公开”的意见,后经局法制科和分管领导签发后,在本局网站刊登,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周某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周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原工作岗位。




案例分析
经分析,造成以上“乱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定密业务知识不精。很多定密责任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对本行业、本领域和相关行业、相关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等定密依据一无所知,对定密程序、定密责任了解不够,这是造成定密“乱象”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定密制度名存实亡。有些机关、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定密制度,但有的定密制度与本机关、单位实际情况脱节,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有的没有认真执行,形如“牛栏关猫”,名存实亡。
三是定密程序不当、保密审查不严。一方面是承办人未严格按照保密事项范围“对号入座”进行定密,或未严格按照定密程序进行定密;另一方面定密责任人没有严格把好关,履好责,对定密不当行为未认真履行好监督职责,对承办人提出的定密意见没有认真进行审查,导致定密工作最后一个关口“失守”。

防范提醒
一、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机关、单位要切实履行保密主体责任制,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保密培训和教育。切实让相关人员掌握定密知识、了解定密常识,做到精准定密。
二、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本领域和相关行业、相关领域保密事项范围,整理制定本机关、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细目),并及时完善定密有关制度和程序,做到依法定密。
三、自查自纠,对症下药。机关、单位保密组织和保密工作机构要承担起定密监督职责,对本机关、本单位定密制度落实情况、定密责任人依法履责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定密不当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做到规范定密。

来源:知乎@保密资质

版权说明:论坛帖子主题均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