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78名科学家,离美归国!

Viviany 发表于 2022-12-12 10:23:00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关闭右栏 1 701
上世纪50年代,共和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胸怀“放弃一切却绝不能放弃祖国”的一片热忱,1200多位海外华人学者排除万难,成为新中国站稳脚跟的希望;


9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程如火如荼,一大批海外华人学者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在中国的崛起之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2021年,至少有1490名科学家离美归国,新一轮归国潮,已然出现,祖国再次成为了众多华人学者的归途。


如果说,之前的归国潮更多的是祖国对人才的呼唤,如今却两极翻转,中国自身已是引力强大的磁场。


1490名学者,归国!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表了一项研究《身陷囹圄:美国华人科学家的恐惧》。


其中提到,2019-2021年间,有3878名华人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开展研究,尽管他们大多数已经在国外顶尖大学拥有终身教职。


在2021年,有1490名学者归国,这一趋势达到20年来的顶峰。


8.png
图 | 2000-2021年离美归国的研究者人数



今年众多华人科学家的规划也恰恰印证着这一现实。


11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在社交平台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加入香港大学,建设数据科学学院;


11月9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马秋富入职西湖大学,担任系统生理和生物电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11月1日,知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的讲台上,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正式归国创建深圳医院科学院


……


9.png

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如萤火一般,跨越海洋聚集于中国这座巨大的灯塔,而海洋下暗流正在涌动。


国外的月亮不太圆


2019年8月,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在家中被逮捕,他被指控同时在中美两国全职工作,且未向美国任职高校如实披露这一关系。


陶丰成为了2018年美国政府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后,第一位被捕的华裔学者。


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公开调查了约150个学术科学家,并以刑事罪名起诉了其中的二十余人。


10.jpg
图 | “中国行动计划”激发美国亚裔仇恨



今年9月,陶丰脚踝上的监控器已经将他困了三年,联邦法官终于驳回了他的电汇欺诈罪,只是维持的“虚假陈述罪”,仍然可能让陶丰面临五年的监禁。


黑色獠牙上阴森的寒意丝丝入骨。


在《身陷囹圄:美国华人科学家的恐惧》中,研究者对1304名留美工作的华人研究者展开调查,72%的人感到自己作为学术研究人员不安全,61%的人表示曾考虑离开美国。


11.png
图 | 华人研究者的看法和意向



寒蝉效应下,不安与恐惧的因子渗入空气,没有人能逃离这场恐怖的风暴。


与此同时,另一场风暴山雨欲来。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爆发大罢工,要求提高研究员工资,目前已有超过48000人参与。这是近年来全美规模最大的罢工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高等教育领域最大的学术罢工。


12.jpg
图 | 加州大学爆发大规模罢工


罢工让加州大学多所分校的学术活动被迫停摆,科研按下了暂停键。


这道惊雷劈开了美国疫情之后严重通货膨胀的现实,这让高校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上一年度,常春藤盟校中,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私立高校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金亏损,而地区公立大学也背负着沉重的资金压力。


美国的高等教育或许已经来到爆发的临界点,高校的学者则深陷“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泥沼。


强磁场魔力


华人科学家回首来路,大洋彼岸的那片土地,已是另一番天地。


2021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27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是2012年的3.4倍。


经济的寒冬丝毫没有动摇中国投入研发经费的决心。


今年11月,在科睿唯安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中国内地共有1169人次上榜,是2018年的一倍有余;在最新ESI数据中,中国内地有15所高校位于世界TOP200,且排名仍在不断上升。


13.png

2003年到2018年,15年间,美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工业产出的全球比例从38%降低到32%,中国从6%增长到21%。


这种此消彼长似乎在隐隐预兆着什么。


“中国已经真正改变了科技与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成为研发方面的领导者”。


在大国的巨浪下,个体命运水涨船高。


今年南方科技大学面向全球招聘人才,除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还提供至少400万的科研经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宣布,将为讲席教授提供高达1600万元的科研经费以及200-250万元的生活补助。


今年8月,科技部再次开展科研人员减负行动,直面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


……


华人科学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片土地生机勃勃,有着无限的可能,而来路亦是归途。


华人科学家的未来,不在别处


华人科学家的身份是一种奇异的融合,因此,当他们落地后,总能带来外部的刺激。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而参与这场改革的人中,近9成拥有海外工作经验,他们推动着南科大在全世界惊叹的目光中飞速成长;




14.jpg
图|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准聘长聘制度本是美国大学通用的教师管理方式,在甄别人才、激励创新、保障自由上发挥着独特作用,如今,在“鲶鱼效应”下,它已成为国内高校的主流;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归国的华人学者往往能对国家科教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施一公就曾作为政府顾问,协助起草了国家引进海外人才的草案。


如今,大批华人科学家归国,新一轮归国潮下,也许一场新的科技变革正在发生。


这场变革发生的舞台不会在其他地方,只会在中国;而新一代华人科学家的未来,也不会在别处。


中国的天空才是他们的极限。

(文章来自信创咨询,如有违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说明:论坛帖子主题均由合作第三方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小区保安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2-12-12 17:17:11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强大的祖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