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其实,早在2019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牵头推出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就是主要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不同软件“青少年模式”力度不一。 首先来看看B站,在打开“青少年模式”后,界面与内容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底部的“频道”、“动态”“会员购”以及发布“中间操作按钮”都不再显示,仅保留了“首页”与“我的”这两个板块。没有了充电和搜索功能,在消费与自由浏览上做出了极大的限制。
关闭青少年模式
打开青少年模式 另外点击观看视频后发现,评论与弹幕功能都被取消,从画质上应该是默认1080P高清,没有更改画质选项,并且观看直播内容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整体风格更加简洁、清爽,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
另外在内容推荐上,“青少年模式”所推荐的内容更加偏重于知识类和教育类内容,娱乐性内容较少,另外也不会根据搜索记录进行个性化推荐。 而微信是2020年10月上线青少年模式,微信青少年模式后能够设置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产品的保护限制,支持展示视频号青少年专属内容池,限制青少年用户发起直播以及使用直播打赏,关闭小游戏、Q币充值、信用卡等功能。
小编也尝试开启微信青少年模式,设置视频号允许访问的范围“青少年内容”。
结果就是无论推荐还是朋友点赞推荐界面,里边大全部都是媒体新闻视频。
微信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流于形式等问题也不断引发争议。在6月3日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就称:微信视频号,是目前唯一一家没有按要求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并说到腾讯的行为已经很少有人敢站出来质疑批评。
其实李亮这些是回应腾讯副总裁孙忠怀,孙忠怀在6月3日下午,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指出:“现在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实在是太强大了,你喜欢‘猪食’,你看到的就全都是‘猪食’"。
如今,李亮的话一语成谶,让网友惊呆,腾讯翻车了。 这次原告有点特殊,不是公司也不是个人,而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腾讯旗下的微信产品“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
有人疑问这是刑事案件?当然不是,这是公益诉讼,因为发现微信青少年模式不合规,侵犯未成年合法权益,涉及到了公益属性,人民检察院就有权益站出来,依法作为原告,来主张民事诉讼。 腾讯作出了回应: - 悉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有关微信产品“青少年模式”相关公告的报道,我们将认真自检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并且虚心接受用户建议以及诚恳应对民事公益诉讼。
复制代码
在监管日益趋紧的当下,各大平台也许需要更多倾听青少年们的想法,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内容简化,如何保护少年的同时又能满足少年们的需求,是接下来各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