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y 于 2023-12-4 16:28 编辑
问题:如何验证所谓的国产数据库是否为真国产?近期参与了银行国产数据库技术路线选型工作,有个疑问 “针对国产数据库,我们如何知道它是否为真"国产",如何验证并了解一款数据库的国产化水平?” 我认为可以从研发人员数量、售后服务团队人员数量、代码自研率或者研发掌控率(不好衡量)、第三方支持公司工程师/通过培训认证人员数量等方面考虑。另外,如果是用的PG线、Mysql线,就需要知道他们对内核的改动百分比,升级是否还需要依赖这两款产品,还是可以独树一帜。 以上为本人拙见,希望各位大佬能够补充。
问题来自社区会员,以下内容来自同行探讨,不代表各方立场,涉及产品相关参数请以官网最新公布为准。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公司,系统工程师 : 这个要看自身的能力水平吧。
比如我们公司技术能力薄弱,dba都是外包的,想做poc都没那能力。所以我们先选几家比较出名的头部进行调研,同时问各家对友商的评价以及友商的技术路线。再调研了多家以后,基本上各个友商的发家史,黑历史都摸清楚了。 @jollytech CIO jillme : 国产数据,看如何定义了。当然100%的代码都是国产的,可以说是国产数据库。此外,我认为源码开源,国人可修改,会修改,有在上面的基于核心的二次开发的也可以算国产数据库。
现在很多数据库都是在国外开源数据库上进行了二次开发,这个需要看开发的内容,真正国产的数据库,关系型的且有较大应用基础的 ,现在还没有发现有。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思想问题,自研不如买,买不如抄。这个思想不改变,中国将永无自主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据库。有的只是插件数据库。 @wangzk0206: 赞同,我们不排斥开源改的,从零开始可能不太现实,站在巨人肩膀上是很好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代码掌控率97%以上,但感觉就像只改了个壳子似的,加了些中间件而已。就担心未来开源协议存在问题,或者未来产品升级是否必须依赖原有的开源软件,如果还是依赖的话,那还算自主可控吗?万一开源产品协议变动了哪?这些产品就没法升级了?我们主要就是担心这种情况的出现。产品的可持续性,不依赖其他外部的可持续性是我们很关注的。 @The Global 500 Jerry Miku : 了解一款国产数据库是否符合预期内的“国产”定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约厂商的技术架构师直接来几场交流会,把想了解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如数据库核心的解释器优化器国产化方案、数据库技术架构及演进计划、自研功能的技术框架,多聊几场基本就知道这款数据库有几分国产面相。 至于题主说的研发人员规模、售后服务团队之类,个人觉得只是产品的次因。如果对于自己的产品定位和设计都不清晰,再多的人员参与都是白搭。只有清晰的产品设计和定位,一个产品从0到1国产化才有可能,我才有理由相信你是拥有真正想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 代码自研率或者研发掌控率报告,国产厂商很少做代码自研率之类的评测,一是因为有这类评测资质和能力的独立机构少,二是做出来数据也不好看。国产数据库除去“刮标改名”的勾当,大部分厂商多是OEM部分成熟数据的内核代码,然后自研迭代更新,所以真要做代码自研率的评测也是很吃亏的。对于OEM操作,个人不反对,OEM确实也是速成最快的捷径,毕竟不可能要求所有国产厂商自负盈亏、耗费小十年时间白手起家。赚够快钱的模式根深蒂固、早日迈入钱途才是大道。国内真正在技术上白手起家的不多了。判断一款国产数据是否OEM得漂亮,得看这个公司对数据库核心代码掌握程度,代码可以抄,但你得会啊。小学生抄完作业,还去看看解答过程咧,只抄个答案在技术上始终都是“卡脖子”的直接原因。 国产数据库这块相对封闭,为了规避竞争对手,公开的技术资料特别少,多和吃螃蟹的兄弟公司交流交流国产化DB踩的坑,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 @烁林软件,数据库技术专家 : 如何验证一款数据库是否真的国产,我觉得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很难评判,包括宣传的研发人员数量是否有水分,代码的自研率等等都很难判断。谈到国产,不得不提到自主可控这个词,我觉得评判一个数据库是否是真的国产,不用纠结于是否在mysql、PG等开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品,还是全代码自研,只要做到了自己对产品的可控,最终做到不依赖于国外厂商和开源组织,充分吸收国外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的架构,代码等经验,做出自己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优化、创新,经过市场的检验,最终做到自主可控的自己的国产数据库,不在受制于国外厂商,不再看国外厂商的脸色,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某公司,技术经理 : 完全国产化是不太现实的,题目如果换成不是通过改造开源数据库方式实现的国产数据库有哪些,估计剩下的厂家屈指可数。
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和迭代是需要生产环境和生产场景验证的,没有合适的场景持续优化和迭代,最终的产品只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另外,即使通过补助或政策的因素扶持,如果无法在商用的场景产生竞争力(或是很难验证其成长能力),无法自己造血,最终也难生存。一方面要具备自己的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卡脖子,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推进的场景的支持也是升级迭代的不可或缺的能力。 @某金融科技公司, IT顾问: 贴几张图片,仅供参考
@某保险公司,存储工程师 : 个人观点供参考,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数据库这个技术点去考虑,还要结合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体系一起去做判断:
1、所选用的数据库产品自身是否自主可控:是否是完全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上完全可控,这种自然是无异议的;但是自主可控不是意味着技术封闭,那些融汇了开源技术、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开源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搬开源的技术产品,也同样是自主可控的,也是真“国产”。
2、所选用的数据库产品是否支持融入其他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生态体系:这点也及其重要,能适配我国自主IT标准,能融入自主可控技术生态体系 ,是国产化水平又一重要体现。 @中国人寿财险,数据库管理员 : 个人认为这个话题可以分成如下两个子问题:
1、真"国产"的判断标准?回到我们去做替换的本质,就是国产数据库厂商在技术断供、封锁的情况下,依然有能力且合法的提供原有服务。 2、如何验证?作为用户去验证确实有一定难度,只能通过外部指标去侧面验证。除了大家提到的指标,再补充2个参考指标:股权占比中外资的比例、信通院的认证情况(或者其他对代码自主率有考察的认证)。 @匿名者: 1、老美不封锁;
2、有厂商兜底;
3、相关部门认同;
这就够了,纠结是否真国产没必要,主要也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