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皇帝身边的近侍官员,或与皇帝朝夕相处,知道皇帝的喜怒哀乐;或参与核心决策,了解大政方针和人事动向,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周易》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谓切中要害。 许多近侍官员在保密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历代皆有保密工作的典范。 西汉时期 西汉中期张安世“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参与国家大事决议,每有定论,就称病在家休息,不对外接触,其他大臣“莫知其与议”。西汉后期大臣孔光在皇宫里为皇帝掌管机密,从来不对外透露与皇帝的谈话内容。有一次,家人聚会闲聊,问他长乐宫温室殿(孔光工作之地)前种的是什么树,孔光顾左右而言他,绝口不答。孔光家人的问题其实不算什么机密,然而孔光一丁点儿都不愿意透露,更别提外人或机密之事了。由此可见,孔光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注重保密,不给别人留半点可趁之机。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陈群每次上奏之后,就毁掉草稿,不让他人知晓,即使一些人讽刺他也不改变。吴国的顾雍经常深入民间,发现重要问题就回京密奏吴王,不论是否采纳,均不外泄,孙权因此十分看重他。西晋时期 西晋的荀勖长期在皇帝身边专管机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也不与人公开讨论,以致外界以为他根本不参与决策。唐朝时期 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几十年,参与了包括玄武门之变在内的几乎所有大小决策,但始终小心慎密,“未尝宣泄”。
与房玄龄同时期的董晋,任宰相5年,从未将他与唐太宗的交谈内容告诉他人。
大臣马周,深受太宗和群臣敬重,临终前将所有上奏的稿子亲自焚毁,慨然曰:“管仲、晏子公开自己的奏稿,彰显君王的过错,求身后名,吾弗为也。”
接替魏征担任侍中一职的杨师道,自称年轻时读《汉书》,就钦慕孔光不言温室之树的余风,为人行事周慎谨密,史书评价他“未尝漏泄内事,亲友或问禁中之言,乃更对以他语”。
房玄龄
陆元方是武则天时期的重臣,武则天每次任命官员,几乎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见,陆元方总是“密封以进,未尝露其私恩”,临终前还将草奏全部焚毁。他还有一个存放“秘密”的匣子,里面的东西连家人都不准看,在他去世后,家人才知道匣子里面存放着皇上前前后后给他的所有敕书。 北宋时期 北宋真宗时期的著名官员晏殊擅长写词,为人散淡豪放,但在保密上“敬始而慎终”。一天深夜,宋真宗宣召晏殊入宫草拟一份机密圣旨。起草完毕,晏殊主动要求在学士院借宿一晚,以免出宫后走漏风声。宋真宗因此对晏殊更为赞赏。晏殊上奏的稿子从不示人,直到宋真宗驾崩,后人整理宫中文件,才发现晏殊的奏稿八十卷,“藏之禁中,人莫之见也。”撰写传世名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曾多次向皇帝进言早立太子,为保机密,不仅每次都是通过密奏上陈,还请求皇帝“焚臣此奏,勿以示外”。元朝时期 元代著名思想家许衡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和重用,他们经常在一起商议机密国事,但许衡从来不对外透露忽必烈的所思所想,“奏对亦秘”。 许衡塑像
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时,御用监杜安道在皇帝身边数十年,知晓几乎所有机密决策,但“性缜密不泄”,朱元璋一直到临终都对他很放心。清朝时期 清末内阁学士曾国藩尤为注重奏折、谕旨等文书保密,叮嘱家人对这些文书“须好为收藏,不可抛散”,还陈奏皇上,“除因案保叙各员由抚臣另行会奏外,臣谨具折密保。”
|